[轉]嬰兒四月大可食米糊

嬰兒四月大可食米糊
12/12/2008
文: 兒科專科梁赤華醫生

嬰兒從飲用乳汁到進食固體食物,是人生的必經階段,但到底嬰兒在甚麼時候才適宜轉吃固體食物,相信會令不少父母感到疑惑。事實上,在一般情況下,嬰兒在四至六個月大時,口部肌肉及腸胃功能發育開始完善,應該可以嘗試進食少量固體食物,但父母在選擇食物時要非常小心,一些容易引致敏感的食物,例如雞蛋及麥糊等,需待嬰兒再長大一點後才嘗試。

先餵柔軟不易敏感食物

嬰兒由吸吮人奶到咀嚼和吞嚥食物,需要一段時間去練習和掌握技巧,而嬰兒也會容易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,故家長不用過於心急餵食固體食物,通常四至六個月大的嬰兒,可以開始進食少量固體食物。至於本身或家族有敏感症的嬰兒,應待他們六個月大時,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。在嬰兒進食固體食物初期,家長應選擇一些容易吞嚥、柔軟、大小適中和不易引起敏感的食物,例如純米糊等,然後再慢慢加入蔬菜、生果及肉類。

初時餵嬰兒進食純米糊,應將米糊調至較稀,待嬰兒適應後再改為較濃稠;而剛開始餵食的份量應該是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茶匙左右,待嬰兒適應後再逐漸增加。當嬰兒漸漸掌握咀嚼及吞嚥技巧後,便可慢慢增加食物的份量及種類,例如加入菜茸、生果茸、肉碎及魚肉碎等;至於蛋白及牛肉等食物有較高機會引起敏感,因此應留到嬰兒超過一歲後才進食。到孩兒一歲大時,固體食物應佔其總食量的五至六成左右。
為了能準確掌握嬰兒對食物的反應,每次應只添加一種新食物,一方面可讓嬰兒慢慢適應,另一方面家長也可觀察嬰兒進食後有否出現紅疹、嘔吐或腹瀉等過敏反應;而加入一種新食物後,應隔兩至三天才再加進新種類的食物。

另要留意,雖然生果對身體有益,但因為生果的甜味較重,太早讓幼兒吃生果,可能會令他們抗拒甜味低的蔬菜,形成偏食的不良習慣,所以家長最好先讓孩子吃蔬菜,然後才吃生果。

由於嬰兒開始時或會對固體食物感到奇怪而不肯進食,故餵食時要有耐性,母親可用說話及表情鼓勵嬰兒接受及喜歡新的食物。此外,為免嬰兒骾咽,應讓嬰兒坐在嬰兒椅或是高騌上進食。

原文來自:http://the-sun.on.cc/channels/news/20081212/20081212021516_0000.html

Facebook Comments Box